最新动态

服务热线15934129438  

媒体聚焦

首页>>媒体聚焦

【金陵晚报】清代有两个于成龙:都在金陵任职都是清官

发布时间:2018-09-18点击:433

今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两江总督于成龙诞辰400周年。

  新年伊始,一部名为《于成龙》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后,春节期间又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重播。该剧结尾描述的是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为官清廉的故事。其实,同时任江宁知府的于成龙也是一位清官,他们都曾得到康熙的褒奖。两个于成龙,同城擎青天,乃是南京历史上的一段佳话。

  两江总督于成龙

  两江总督于成龙(1617-1684),字北溟,山西永宁(今山西吕梁)人,明崇祯年间副榜贡生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,44岁的于成龙始入仕途,历任广西罗城知县、湖北黄州知府、福建按察史、直隶巡抚等职。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年二月,召见于成龙时说:“尔为当今清官,殊属难得。”

 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,两江总督和江宁巡抚空缺,大学士明珠向康熙提议派直隶巡抚于成龙任江宁巡抚,康熙说:“朕意欲以于成龙补授江南(两江)总督。”并说:“总督乃大吏也,总督正,则孰敢妄行。”

  于成龙就任两江总督后,即颁布《兴利除弊条约》,其中有焚火耗、革私派、禁馈送、禁奢靡等整饬吏治的内容。先是,于成龙微服私访,发现两江官场中送礼之风盛行,凡是节令、生日、到任、去官之时,无不相互馈送。于成龙在任上,拒绝一切宴请,端午之日,下属连粽子也不准馈送。这样使得两江世风大为改变。他常常走街串巷,探访民情,使得贪官们个个自危,凡是看到街巷中有面赤须白的长者,都以为是于成龙出现而惊恐不已。正是因为他的从严治吏,一些受他惩戒的官员怀恨在心,对他极尽攻击之能事。

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,不改初心。每天只吃糙米和稀粥,菜肴只有青菜,一年到头几乎不食肉类,故“终年不知肉滋味”。因此,江南百姓亲切地称他为“于青菜”,由此可见他清廉之一斑。

  《清史稿》记载:“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。卒时,将军、都统及僚吏入视,惟笥中绨袍一袭,床头盐豉数器而已。民罢市聚哭,家绘像祀之。赐祭葬,谥清端。”“是年(康熙二十三年)冬,上(康熙)南巡至江宁(今南京),谕(江宁)知府(小)于成龙曰:‘尔务效前总督(老)于成龙,正直洁清,乃为不负。’又谕大学士等曰:‘朕博采舆评,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。为赠太子太保,廕一子入监,制诗褒之。’(其诗为《原任总督于成龙,居官清廉,自古罕有。特命诸臣议恤以励官方》:服官敦廉隅,抗志贵孤洁。扬历著贤声,谁能茹荼檗。况复拥旌麾,藜蒮甘以悦。视彼悬鱼操,于今尤峻烈。东南失保厘,言念心如结。江上见甘棠,遗近舆人说。恤典宜优崇,庶不负清节。匪独彰国常,且以风在列。)雍正中祀贤良祠。”

  乾隆南巡到江宁(今南京)时,御题“清风是式”匾褒奖于成龙。

 江宁知府于成龙

  有趣的是,就在于成龙于康熙二十年由直隶巡抚升任两江总督后不久,又一位于成龙也来江宁担任江宁知府。两个于成龙,同城擎青天,被后世传为南京历史佳话。

  原来,在于成龙由直隶巡抚升任两江总督时,曾向朝廷举荐了几位下属,其中一人与他同名同姓,时任通州知府,但部议未准。然而,康熙认为:“于成龙为官,表率属僚……所荐各官应从所请,以昭鼓励。”

  这样,在于成龙来江宁(今南京)任两江总督时,另一位于成龙由于他的举荐而来江宁任知府。南京人为了区别两人,称两江总督于成龙为“老于成龙”,而称江宁知府于成龙为“小于成龙”。

  “小于成龙”(1638-1700),字振甲,汉军镶黄旗人。他也是一位出了名的清官。

  当他由通州知州调任江宁知府时,刑部尚书魏象枢正在巡察直隶,他以极为隆重的礼仪为小于成龙送行,使得小于成龙非常纳闷。魏象枢说:“我这个并不是对待知府的礼节,你清廉有才,因此我是用对待督抚的礼节来对待你的”。魏还亲笔写下一首离别诗,其中有两句为“冰清玉洁两于公,名姓相同志亦同。”勉励他向老于成龙学习为人之德和为官之道。

到任之后,小于成龙很快便显示了他的才干和胆识,总督老于成龙对待下属甚严,一般官员不敢对他的决断说三道四,唯有小于成龙敢作敢为,即使总督有了决断,但如果有考虑欠周之处,他也敢于直抒己见。这样,两个于成龙,取长补短,相得益彰。把南京、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,吏廉而民安。

  据《康熙起居注》载:康熙于二十三年十一月南巡江宁时,于十一月初四通过大学士明珠传谕江宁知府于成龙曰:“朕于京师,即闻尔知府于成龙居官廉洁。今临幸此地(江宁即今南京)咨访。与前所闻无异,是用赐尔朕亲书手卷一轴,朕所书字非尔等职官应得者,特因嘉尔清操,以示旌扬。但观凡人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尔必自始至终,毋有改操,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,乃无负朕优眷之意。”

  小于成龙曾说:“天下只有贪官,却没有刁民,地方的不良习气,官员应该主动加以纠正,如果官员说百姓是刁民,这个人就不是好官。”诚哉诤言也。

(严中 南京文史专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