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相关

服务热线15934129438  

学术交流

首页>>学术交流

【杂文】清官多是“狠角色”——于成龙

发布时间:2018-09-18点击:178

最近,中央电视台选择了反腐题材历史剧《于成龙》作为开年大戏,该剧由吴子牛导演,成泰燊、王雅捷、巫刚、修庆一帮老戏骨主演,赚足了观众的期待。于成龙被清朝康熙皇帝称为“天下廉吏人”,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圣主,由他来背书,于成龙自然算得上中国古代廉洁官员的典型了。

衡量廉吏的标尺

◆ ◆ ◆

很多人在看清官廉吏的时候习惯从经济的角度评判,看这个官员是不是能受穷,更好每顿只吃青菜萝卜。再看这个官员能不能坚持做到拒腐防变,一辈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只要做到了这两点,基本都能被划到“清官廉吏”的队伍中去了。于成龙身居两江总督的肥缺“日惟啖青菜”,江南人给于成龙起外号“于青菜”。于成龙禁绝请客送礼,自己的仆人连喝个茶叶都困难,不得不从衙门后采摘槐树叶子当茶,树都被这些仆人采摘秃了。这两条标准于成龙自然能达到。

清官多是“狠角色”——于成龙

▲于成龙画像

但要做一个天下闻名的“清官廉吏”,哪里仅是个生活作风问题!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提倡清官,恰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清官难做。当整个官场的生态都在追名逐利、贪慕富贵之时,一个清官的出现往往与他周边官场方枘圆凿,甚至会因为一己之光明暴露了周边的黑暗。那些藏在黑暗里的力量自然不痛快,想法设法给“清官”使坏,拖下水、赶一边、撸掉帽子……官场内部去“整治”清官的手腕多了。

用今天的话来说,要做个清官,非得要有“坚定的理想信念”不可。而在古代要以清官的身份做到省部级高官,更要以一身与整个官场的潜规则对抗,经历层层考验,要有“横眉冷对千夫指”的气魄,要能扛住巨大的压力。理想信念坚定之外,这个官还必须得是个“狠”角色,解决得了复杂问题、镇得住乌烟瘴气。于成龙这是这样一个“狠”角色。

为治乱不惜用重典

◆ ◆ ◆

于成龙仕途的起点是广西罗城。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于成龙以副榜贡生资格获补授广西罗城知县。罗城可不是富贵温柔乡,当时南明的军队刚刚被打败,散兵游勇、盗贼匪寇横行无忌。《清史稿》记载,“罗城居万山中,盛瘴疠,民犷悍”,县城还时常受到“柳城西乡贼”的侵扰。县城连城墙都没有,县令连个办公住宿地点县衙都没有。于成龙的前任苗尔荫一看罗城形势这么险恶,立马挂印跑了。45岁的外乡人于成龙其实是拖着一副看不见的棺材来到了罗城。

朝廷不是派于成龙来做太平官的,他要用士大夫的理念来推行教化,首先得有本事在险境中站稳脚跟。治乱需用重典,这个时候就要看于成龙的手腕了。

于成龙首先编制保甲,严禁携刀带枪,违者严办。顺治时期,清朝推行保甲制度,把一个地方的百姓以户为单位组织起来,作为弭盗安民的手段。其中,最为关键的是保甲制度中有“连坐”的规定,十户为一甲,只要有一户犯罪,其余九户一同受罚。一旦发现截路伤命的盗情,限期缉拿,斩首示众。为了对付散兵游寇,他还编练了一支民兵自己掌握武装力量,对于恃强顽抗者,坚决清剿。抓一个,杀一个。就是在于成龙的高压治理之下,罗城的匪患被肃清。此后,为老百姓减免徭役、修建学校、创设养济院等一系列民生实事才能渐次开展,社会秩序得到重建。于成龙救一方百姓于水火,自然深受老百姓的爱戴。

险中求胜的超高逆商

◆ ◆ ◆

能做太平官的人多,能深入虎穴靖匪安民的官却少。于成龙能啃下罗城这样的硬骨头,政绩十分亮眼,很快就被上级领导看到了。康熙六年,在两广总督卢兴祖的推荐下,于成龙被派到四川合州、湖北黄冈等同样保受战乱摧残的地方,让他复刻自己的“罗城经验”。

于成龙果然本事了得,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,获得了任地老百姓一致称赞,这样既能攻坚克难打硬仗,又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干部想不红都难。康熙十三年,于成龙被提拔为九省通衢之地武昌府的知府,成为地方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官员了。

可惜,于成龙也栽了跟头。当时,大清正遭遇“三藩之乱”,康熙皇帝正在和吴三桂拼的你死我活。湖北地区成为皇帝与三藩交战的前线,于成龙奉命为朝廷的军队修建浮桥渡河。没想到浮桥刚刚修好,山洪暴发,桥被冲塌,贻误战机。康熙帝一怒之下,把于成龙免官了。

一颗政坛新星刚崭露头角霎时被打回原地,若不抓住机会逆袭,之前的于成龙再清廉也不会成为后来天下闻名的清官廉吏。于成龙并不是软柿子,他总是能在危难中展现出超高的“逆商”。

清官多是“狠角色”——于成龙

吴三桂的大军一到,湖北各州县的盗贼就开始占山为王,想要协助吴三桂夺取地方州县的政权。其中有一个人曾是于成龙手下的衙役,此时也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叛乱势力。朝廷想到于成龙做官时深得民心,就想派他去招安。于成龙骑着骡子带着两个随从,打着伞敲着锣就进入盗贼的老巢,亲自去招安自己的老部下。

且慢,你以为于成龙真的只凭着勇气搞定了叛贼?那就小瞧他这位能臣干吏了。在此之前,他已经在贼巢附近张榜公布自首的人可免罪的消息,每天都有数千人前来自首,叛贼实际上已经人心动摇,面临土崩瓦解了。于成龙接受了一部分盗贼的投降,又果断斩杀部分头目,恩威并施,成功招降盗匪。朝廷里数百位官员知道于成龙在时局混乱时是难得的人才,联名请求康熙皇帝把于成龙官复原职。康熙皇帝也想多试试于成龙的“潜力”,官复原职另调到局势同样复杂的黄州,于成龙又在康熙的期待中顺利平抚了黄州的叛乱。

廉吏,有定力,更要有能力

◆ ◆ ◆

此后,于成龙官员亨通。康熙二十年(1681年)入京面圣,被康熙夸奖为“清官”,更被任命为一等一重要的两江总督之位。须知在于成龙之前,两江总督的位置一直由旗人把持,于成龙是个做到两江总督的汉族人,可见康熙皇帝对他的欣赏了。于成龙去世后,康熙帝再次下诏,称赞于成龙“居官清正,实天下廉吏”。

在看待于成龙的经历时,我们常常会聚焦于“天下廉吏”的名号,而忽视了廉洁之外的东西。清朝初年刚刚经历过王朝更迭,又迎来了“三藩之乱”,地方局势动荡不安。在这样的局势下,于成龙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、清贫自甘的普通廉吏。像他这样的“清官”本就容易在官场得罪人遭到排挤,没有过人的硬成绩,很难脱颖而出成为封疆大吏。

做廉吏,有定力,更要有能力。

不狠点,迟早被毙。